
作者:Matt Smethrust
譯者:FCC珍愛家庭翻譯小組
牧養渴望進入婚姻與在不知足中掙扎的單身基督徒,並不總是容易,卻是一種特權,是託付給每一位牧師的職責。
以下是九個教會對單身基督徒面對不知足的教導和要點:
一、知足是針對所有基督徒的要求,不只是對於單身的基督徒
要緊的,是要記得並傳達一個訊息:知足並非是為單身基督徒這少數族群打造的功課,而是每個人都需要學習的課題。
畢竟,不知足不是單身人士的特徵,而是人心的特徵。這是「人類所共有的」(林前10:13),自從亞當和夏娃不以相信上帝的話為滿足,當聽從了蛇的竊竊私語之後,罪就污染了人生命中的每一階段(創3:1-7)。
如果我們夠誠實,當不知足與其他類型的罪惡相比,它會讓人感覺微不足道,但是事實絕非如此。 不知足是一件非常嚴肅的事,它在論述關於上帝的謊言:「上帝就是無法滿足我們根本的需要。」
不論單身或結婚人士,被教導認識人的不知足不怎麼需要,大多數人都已經在這方面獲得博士學位了。甚至使徒們發現「知足的秘訣」也不是自然而然發生的,保羅曾加入了知足的學校,我們也必須效法他。
因此,培養知足不太像服用藥物,反而更像攝取健康的飲食。這個過程需要數月和數年的時間,而不是幾小時和幾日來達成的。
所以,告訴教會的單身信徒,正如你告訴教會的每一位信徒一樣,上帝最終的目的不是要改變你的環境,儘管祂可以,上帝的目標卻是要改變你整個人。
2. 知足不代表你不能渴望婚姻或尋求進入婚姻
我希望這是不言而喻的,但為了以防萬一,我還是得提及一下:人若說「上帝是滿有主權;要知足。」這在某種程度代表了「要以上帝為最大滿足; 不要再渴望或尋求進入婚姻」,這樣的建議卻是糟糕無比的。
人心是複雜的,它既可以渴望婚姻,也可以渴望上帝的旨意—即使上帝的旨意不包括婚姻。 就連耶穌在順服天父的計畫時,也經歷了一種未被實現的渴望(太 26:39)。 實際上,當信徒將渴望婚姻帶到天上的寶座,在垂聽禱告與無微不至的上帝面前傾心吐意時,這是一個屬靈成熟的記號。冷漠的服從,是斯多亞主義的特徵(stoicism),不是基督教的特徵。
3.你不是一個等待(完全)者
單身並不是成為完全人的攔阻,單身是完全人的一種表現形式。例如,一個女人的生命,並不是在她成為妻子或母親時才 「真正 」開始,而是在她被賦予神的形象時。
牧師!請溫柔地提醒不知足的單身人士,婚姻狀況並不是定義他們的特質。用「單身」和「已婚」這樣的詞表達當然沒甚麼,但是它們作為形容詞比作為名詞來得更好。
許多保有善意的人認為,單身要不就是擁有一切,要不就甚麼都沒有。 成功人士會以:「你在約會嗎」這樣的話題作為起頭;一事無成的人,會把知足當作解藥,說:「上帝是滿有主權;要知足」。正如上述提及的錯誤, 作為牧師,我們必須確認單身信徒不知足卻渴望的同時,也不要表現得好像進入婚姻,是他們人生中唯一該發生的事情一樣。
當然,沒有什麼比觀察這位歷史上最完全的人—耶穌基督更有意義,祂從未發生過性行為、未曾結婚。 如果說單身是有缺陷的,那麼基督也必定是如此。
4. 你可以獨特地描繪福音
沿著這些思路,聖經清楚地表明婚姻是一幅福音的鏡子,反映了耶穌和祂的新婦教會之間的結合(弗 5:32)。
然而,這是否意味著單身基督徒無法反映福音呢? 不! 敬虔的單身人士反映了這個時代的教會,滿懷期待地等待救主的再來。 事實上,我認為單身人士可以與耶穌享有一種特殊的合一,這是已婚人士無法做到的。 畢竟,他正在等待婚禮的到來(啟19:6-10)。
山姆·艾爾伯瑞(Sam Allberry)說:「婚姻和單身都指向福音。前者反映其樣式,後者反映其充足性。」 牧師,請幫助你教會中的單身基督徒瞭解,當他們在等待最終婚禮時,是如何獨特地反映出福音的充足性。
談到貞潔的單身女性,伊麗莎白·艾略特(Elisabeth Elliot,1926-2015)甚至寫道:
「當她在愛中心甘情願地把自己獻給基督,她向世人,向那些提出問題和建議的基督徒,就不需要再證明出自己的正當性。對於未婚的女人來說,她日常的『活祭』,就是以一種不同於其他人的方式獻上,這將成為一種有力且謙遜的見證,散發著愛。我相信她能夠更深入地參與這個『奧秘』,更勝於我們中其餘的人。」
5.你的獨身是一份禮物和呼召
我們生活在一個縱慾的時代,人很容易被簡化為和性愛相關的事物。因此,按著聖經,同時也具反文化性的原則看來,堅持貞潔總是一件值得擁抱的禮物,而非一個總是該背起的十字架。
保羅清楚地表達,獨身其實是上帝賜予的一份美好的禮物:
「我願意眾人像我一樣;只是各人領受神的恩賜,一個是這樣,一個是那樣。 我對著沒有嫁娶的和寡婦說,若他們常像我就好。」…「因此,出嫁是好,不叫他出嫁更是好」(哥林多前書7:7-8,38;參見馬太福音19:10-12)。
現在,單單告訴某人獨身是一份禮物不總是能幫助他。畢竟,有時候也會有收到不受歡迎禮物的時候。努力讓他們明白,為什麼這份禮物在天堂裡是美麗動人的,幫助他們看到,包裹在這份禮物裡各樣的可能性則是需要的。
獨身不是那種你打開包裹後就能擺上壁爐的禮物;它是你要善加利用的禮物。這份禮物並不僅僅送給單身者,也同時送給單身者所歸屬的整個信仰群體。每個人都該有分於這個呼召-因為單身者是受那位君王所派遣,使他人也能從中受益。
約瑟夫-赫爾曼(Joseph Hellerman)在他的著作《當教會成為了一個家》一書中提出了一個驚人的觀點:
保羅在《哥林多前書》 七章中所關心的,並不是單身如何符合神國度的計畫。保羅是要指出,婚姻如何融入神國度的計畫。 單身人士也已經加入了該計畫, 他們「為主的事掛慮」(32節)。 已婚人士,則需要對單身者在優先事項如何作分類的事上幫助他們。
單身基督徒並非處於一種,只是等待上帝國度分派工作責任到來的狀態,讓我們切勿在教會中傳達這類的訊息。
(未完待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