幫助受苦之人時要避免的錯誤

在整本聖經裡有許多精采的人物,但沒有人比約伯的朋友更如此使人惱怒。希律可能會砍掉你的頭,猶大可能會在你背後捅你一刀,但是以利法、比勒達和瑣法會用聖經經文傷害你。

Continue reading

有時候哭泣真好

為什麼流淚需要感到羞愧?作為基督徒,我們應該如何回應?我們什麼時候需要流淚?上帝怎麼談論我們的眼淚呢?

Continue reading

紀念大衛鮑力生(David Powlison)

未曾認識鮑力生教授以前,我就曾閱讀過他的著作。有些作者當你遇到他本人時,與你當初期待的樣子會有很大的差異。鮑力生教授並不是這樣,他與我所期待的樣子全然一致:溫暖、親切、好奇、謙遜、直率、恩慈、充滿智慧。

Continue reading

往日那個在禮拜天嗑藥的我

三顆「贊安諾」、三顆「心律錠」、三顆「樂復得」,這些藥是我在紐約市牧會時,上台講道前所需要服用的。「贊安諾」—抗焦慮藥物,它有點像酒精的效果,服用時可以安定我的神經,但是有活動能力受限的副作用。「心律錠」—交感神經阻斷劑,則放慢心跳,慢到我不會一直流汗。 「樂復得」—抗憂鬱劑,我已經服用了至少10年以上,幫助我應付乎如其來的焦慮。

Continue reading

從清教徒學習如何回應人的拒絕

這是一個星期三的晚上,我以為在教會裡與學青團契談起情慾的議題會如我想像的那樣發展。當我問一些姊妹,「如何解決情慾的問題?」我其實期望聽到的是與男友親熱、色情影片或與性方面有關的探討。不過,她們的問題卻都圍繞在男性的愛與拒絕。「有人會愛我嗎?我如何能渴望上帝的愛遠超過男孩的愛?在我與父親的真實關係下,『天父是我的上帝』究竟意味著甚麼?」

Continue reading

七種教導孩童真理的方式

「教導童神學是不是太難了?」我常這樣捫心自問。老師們雖然熱愛告訴孩子聖經故事,但教起抽象的神學就不是這麼一回事了… 事情一下變得有點緊張。毫無疑問, 教導偉大的神學真理需要付出努力,不過真理其實也能以極美妙的方式傳遞。

Continue reading

面對孤獨3種不健康的處理方式

面對孤獨3種不健康的處理方式

赫莉在對生活的失望下,開始了我們的談話,她從中解釋了身為單親媽媽所面臨到的挑戰。畢竟,她需要承擔生活的一切責任,因此讓她感到極度疲憊和寂寞。 潔西卡最近剛滿30歲。我們在星巴克咖啡店見面之前,她不認識任何一位年長的基督徒姊妹。在我們談話的某個時刻,她猶豫地問起我:「是否因為仍然是單身一人而有掙扎?」她想知道,她並非唯一身處在痛苦和孤獨中打轉的女子。

Continue reading

拒絕心中虛假的平安

「感到平安」這說詞,已經逐漸變成基督徒合理化自身行為的標準答案。 莎拉,是一位正在決定上哪所大學的高三生。在四所大學的校園導覽後,莎拉告訴她的父母,她對某間學校「感到平安」。有一位正在考慮是否要開創新事業的商人,也說出類似的話: 「開創事業有風險,但對這件事我『仍有平安』」。 若心裡的平安成為我們作決定的終極理由,那就再也沒有人能夠質疑你甚麼了,這必定是最具壓倒性的用詞—因為這樣說根本在告訴人,是上帝讓你這麼做的。這時,誰還敢說上帝沒有讓你這樣做?或說你心中的平安可能是錯的呢?

Continue reading